• 基于STC12C5A60S2的帆板控制系统设计
  • 基于STC12C5A60S2的帆板控制系统设计

    基于STC12C5A60S2的帆板控制系统设计
     
      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,产生PWM波,经过大功率功管IRF530芯片驱动电机让风叶转动,使帆板发生角度偏移,由角度传感器(型号WDJ22G—A6)将角度的变化转化为电压,然后经OP07放大器传送到单片机的P1.2口,通过单片机的A/D进行AD采样转换,对角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压进行分析和处理,转换成代表角度的数字信号,采集的信号最终由LCD12864显示。
     
      采用AT89C52单片机,单片机模拟产生PWM,通过H桥及专用的驱动芯片。如:L298N驱动直流风扇,角度信号通过专用的数字芯片、光电编码器、旋转变压器、机械式角度传感器等,实现角度测量。再配以LCD屏、数码管、TFT屏、点阵屏等实现控制信息以及数字信息的显示。由于普通单片机功能有限,因此在使用时外围电路较复杂,所以在较短时间实现与完成稳定性、可靠性较差。
     
      本系统的设计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,其特点是高速、低功耗、超强抗干扰,指令代码完全兼容8051,速度快8—12倍。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,2路PWM,8路高速10位A/D转换,针对电机控制,强干扰场合。其内部包含中央处理器、程序存储器、数据存储器、定时/计数器、UART串口、串口2、I/O接口、高速A/D转换、SPI接口、PCA、看门狗及片内R/C振荡电路等模块。STC12C5A60S2单片机几乎包含了数据采集和控制中所需的所有单元模块,可称得上一个片上系统。同时价格不高,掌握较易。基于这个特点我们选择这个芯片作为我们的控制核心。
      
      本系统设计采用C51进行设计,目录结构采用树状结构,操作简单方便。
      STC12C5A60S2单片机集成了两路可编程计数器阵列,可用于软件定时器、外部脉冲的捕捉、高速输出以及脉宽调制输出。根据本题所需,我们采用他的脉宽调制输出,产生相应的PWM波形,用以进行直流电风扇的驱动。其产生过程如下所述:先对与其相关的寄存器和端口进行初始化,然后选择其工作模式和时钟源频率,并对捕获寄存器进行设定,因PWM的输出频率受其占空比影响,而占空比于其捕获寄存器有关。最后将其按照相应的频率变化输出即可。在PWM输出时对应的端口状态如下:
     
      STC12C5A60S2自带AD转换端口,根据题目所需,我们使用其AD转换的十位寄存器。在进行AD转换口应用时,先将其AD中断开启,再对其进行初始化,然后启动AD转换,在启动后进行相应延时,给以电压相应的缓冲时间。然后才进行AD转换的信号采集。当所采集的角度电压信号进入后,会自动存入AD存储器内,将其从ADC_RES和ADC_RESL中取出后对其进行的相应转换计算如下:
      LCD液晶显示的设计
      本系统采用LCD12864屏作为本系统的显示器,12864有两种显示模式,串行及并行两种方式,本系统采用串行通信,采用较少的单片机管脚。液晶显示及树状目录分页是本系统设计的一大特色。
      分析此题本题是PID控制中最典型的一种,其算法简单。但题目要求能再在5秒内完成这一过程,这是本题的难点。我们通过分析提出了继电器和PWM控制结合的思路。主要思路是,通过控制继电器使风扇在1-2秒获得比较高的转速,然后通过PID算法控制风扇达到设定角度,实验证明此方法极大缩短了风扇提速时间。并最终能再题目要求的时间内达到设定角度。
     
      解决方案:经过讨论后最后在三个地方一起做修改,最终达到要求。其三个地方是:
      ①在帆板的上方加上一定的配重,使其在到达一定角度,吹力减小的同时通过地球对配重的引力,利用跷跷板原理是帆板向上继续旋转,以此补偿风扇在帆板上所减少的吹力。
      ②把风扇的放置由水平放置改为带有一定倾角的放置,这样在帆板旋转一定角度后,风扇的吹力仍然可以保持不变。
      ③将电机驱动电路由原先的L298N驱动改为了由三极管和半导体功率管以及H桥驱动的电路。这一修改增强了读懂电路的线性,易于调速的控制。
     

    更多型号芯片解密可致电北京致芯科技24小时服务热线:13466687255 010-57436217

  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      Copyright © 2004-2012 致芯科技 版权所有